尊敬的首长、战友们:您们好!
1998年,武警一支队(原三支队)一中队战士李学章在参与贵阳市清理南明河淤泥行动中,为救落水的战士不幸牺牲,被贵州省委、省政府、武警总部授予“雷锋式的好战士——李学章”荣誉称号,十四年来,李学章生平事迹和他的精神,一直影响着一茬茬官兵,学英模事迹,走英模道路,创英模业绩在这块热土上蔚然成风。近日,我们走进一中队,亲身感受了“学章精神”的新风采。
“学章精神”是我们的一面旗帜
“一个单位,不能没有精神,一支队伍,不能没有旗帜。一个好的精神,一面鲜明旗帜,将引领着官兵在正确的轨道上跨步前行”,中队长邹振说。
在与中队干部交流中,指导员陆优说:我们一中队是“雷锋式的好战士——李学章”生前的部队,有着优良的光荣传统,这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。为了让李学章那种“爱警精武、逢一必争、忠诚奉献、乐于助人、勤奋好学、不怕牺牲、视人民为父母,把驻地当故乡”的精神代代相传,每年新兵下队之初,开展队史教育,学习李学章生前事迹成了一堂必修课。特别是从中队重新组建以后,针对少数战士集体荣誉感不够强的问题,在中队叫响“我是中队的主人,我爱中队这个家”和“中队发展我光荣,中队进步我受益”,引导大家自觉高举弘扬学章精神这面旗子,让官兵踏着英模的足迹,争做英模的传人。为了让中队官兵树立“有荣誉就争,见红旗就杠”的思想意识,中队结合创先争优活动,精心设计了富有中队特色的“学章荣誉奖章”。在去年八一建军节支队举办的“放飞青春梦想”演讲比赛中,中队“学章班”的新战士袁泉勇夺桂冠,为中队赢得了荣誉,打破了中队重新组建后“逢一必争”的僵局,树立了榜样,中队给其颁发了“学章荣誉奖章”。
时下,中队结合官兵的现实表现,本着成熟一个,发展一个的原则,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,凡是思想好,作风实,军事精,工作表现突出的战士,每个季度评比一次,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,让会干事的有平台,让干成事的人有地位。据了解,目前“学章班”的9名战士已经有6名荣获了“学章荣誉奖章”,中队的战士都向他们投入了羡慕的眼光。
想进“学章班”真是不容易
在一中队这个光荣的集体里,“学章班”是中队的尖刀班,思想上要好于人,作风上要严于人,工作上要高于人,军事上要精于人,学习上要先于人,想进入“学章班”成了战士的一种追求和奢望。
四川籍的下士陈金栋告诉笔者,2010年入伍分下一中队后,听完中队指导员的队史教育后,想分到“学章班”的迫切愿望有增无减,但中队规定,要进入“学章班”必须通过思想审查,军事考核,以及结合现实表现严格筛选才能进入该班。他由于体能素质相对偏弱,几次参加选拔考核都没有达到标准,至今一直没有进入“学章班”。 欢迎来到演讲稿 范文网。
去年入伍的战士杨坤,是贵州大学毕业的高才生,能力素质比较强,但五公里越野只在合格水平,第一次参加选拔考核没有达标,与失败而告终,这是他入伍第一次经历的一次小挫折。但他没有气馁,一直拿出《士兵突击》中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精神,差什么,练什么,缺什么,补什么,第二次考核中,一路过关斩将,以一流的综合成绩被分配到“学章班”。他感慨地说:想不到“学章班”的门槛这么高。
沿着英模的足迹跨步前行
每年新兵下队后,中队都要把学章精神作为爱队建队的精神动力,组织参观学章纪念馆,唱学章颂歌,为学章扫墓,激发官兵以学章同志为榜样,用实际行动谱写了许多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。
为了让学章精神在贵州大地绽放,中队战士自发成立了“学章为民服务队”,深入驻地为群众大办好事实事。“学章班”的杨坤同志说:去年,贵州大地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旱,我主动加入了中队的学章为民服务队,积极投入到这场“抗大旱、保春耕、保民生”战斗之中,立足驻地,速战周边,多次送水到达小碧乡大地村,帮助群众解决了饮水难的现实问题。当我看到村民期盼救命之水到来的眼神,让我领略到了军人的价值所在。今年,我们一中队奉命担负火车站春运执勤,在担负执勤的一个多月中,我们学章为民服务队在火车站摆摊设点,成立了便民利民服务台,大家主动帮助旅客端茶送水,护送行礼,不厌其烦地回答群众咨询的问题。去年,我们班不管是军事训练,平时工作表现都成为全中队的标杆和样板,被荣立班集体三等功,我个人也被荣立三等功,3名同志被评为优秀士兵,1名同志被支队嘉奖。
据“学章班”班长蓝东潇介绍,全中队在学章精神的指引下,乐于助人成了官兵的生活常态。14年来,中队被贵州省授予“文明单位”和“拥政爱民模范单位”称号,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、三等功三次,涌现出一等功臣肖锋、二等功臣陈天国、邵恩胜等一大批先进典型,中队一代代官兵承前启后,沿着英模的足迹不断跨步前行。
谢谢大家!
有朋友街头相遇,打量着我橄榄绿的军装,泛白的解放鞋,他问:都啥时候了,咋不换套便装?有亲友来信打听,得知那几十元的津贴,他问:都啥年代了,够吗?有同学提起我的前程,惊讶于当了\"官\"照样得站岗放哨,摸爬滚打,他问:都啥社会了,划得来吗?对这一连串的询问,我不想急忙回答。不是也有人说我们是市场经济的\"弃儿\",现代社会的落伍者吗?那么,面对新世纪的浪潮,我们军人的价值航向是什么?我们的奉献之舟又该驶向哪里?我真想面对泸定桥、金沙江,问问那铮铮铁骨,雄魂犹存的*征英雄;我真想走进雨花台、歌乐山,问问那以身赴国,*眠九泉的无数先烈;我真想攀上世界屋脊的红旗拉甫、甘巴拉,问问那与苍天同在的边关军魂:你、我、我们各位,究竟该作出怎样的回答??
我有一位战友叫*,入伍前是温州市拥有100多万元资产的养鸡大户,可他不坐轿车来扛枪,不穿西服来穿军装,不做名利双收的企业主来当扛枪弄炮的义务**,令许多人大惑不解。然而,在他入伍后的
第一次班务会上,他向我们倾诉了那感人的初衷。在一次出差途中,他遇到了两名拦路抢劫的歹徒,眼看手里的5万元就要遭殃,一名探亲的老**\"嚯\"地站了起来,歹徒落荒而逃。*取出1000元钱递给这位战士,被断然拒绝了。他以为嫌少,开口问:\"你要多少?\"老**斩钉截铁地答道:\"你看错人了!如果是为了钱,那我这身军装就白穿了!\"*满脸愧色,那位战士犹豫了一下,说:\"如果真要谢我,请你帮我介绍一位姑娘。我们的指导员是个孤儿,在边防哨所干了*0年,都35岁了,还没成家。这次探亲回来,哨所的战友们把省吃俭用留下的津贴一分一分凑起来,交给我一个特殊的任务,必须给咱找个嫂子。\"*满口答应了下来,可就在他回到家不久,那位老**来信说:指导员已在巡逻中光荣殉职了。他说他有一个冒昧的请求,如果\"嫂子\"找到了,请那位姑娘给指导员写一封信,哪怕一两个字也行,我们好把它敬献在指导员的坟头,以告慰他九泉之下的孤魂。面对这质朴的请求,*热泪盈眶。他感到这些当**人的身上,有一种巨大而神奇的魔力。一个人活着不能没有钱,也不能没有轻松自在的生活,但往往缺乏的正是这种催人奋发、震撼灵魂的力量。带着激动,带着疑惑,带着思索,他来到了河西走廊一个荒凉的戈壁滩上。风沙,抽打着他的脸庞;烈日,炙烤着他的脊梁;困苦,阻挠着他的脚步;寂寞,煎熬着他的心灵。*年10*5个日日夜夜,军营,磨砺了他的意志,军营,增添了他的胆识,军营,锤炼了他的品格。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军校。寒假回家,应邀来到一位高中同学家里,那位同学对他说:你看,几年的光阴,我换来了家庭现代化,你换取了两枚军功章。军功章挺耀眼的,立功喜报也是令人激动的,然而恕我直言,现在是市场经济,讲的是实惠,这些虚的东西又能值多少钱呢?就以最少的数目每年*万元算,你这四年可少赚了30多万哪!你真的就不后悔?*站起来在这屋里走了一圈,说:\"你是否也算过这样一笔最简单的帐,就拿一个人活70岁来说,别人为我们站岗放哨,奉献了67年,我们为别人奉献*年总可以吧。要是没有我们这些当**的,*江上可能还有外国**船在横行,芦沟桥可能还有日本人在烧杀!也恕我直言,你这个现代化的住宅,可能就会成为侵略者铁蹄践踏的马圈!?
同志们:大家好!
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节日——“八一”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,市委、市政府在这里隆重举行座谈会,大家欢聚一堂,同庆建军佳节,共叙鱼水深情,这对于推动双拥工作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市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,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。借此机会,我代表军区党委、机关和全区官兵,向为国防建设作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,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军队建设的市各级党委、政府和各族人民群众,表示衷心的感谢!向转业退伍军人、革命伤残军人、烈军属和民兵预备役人员,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!
刚才,书记向大家介绍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,我们听了之后,深受鼓舞、倍感振奋。这几年,市在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的指引下,认真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的一系列指示要求,始终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,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,解放思想,与时俱进,振奋精神,扎实工作,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,全市上下政治稳定、经济发展、民族团结、社会进步、人民生活不断改善,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。特别是市的国民经济,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,这两年又有了新的跃升,可以说,全市已迈入了经济发展的“快车道”。对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,我们战区部队广大官兵感到由衷的高兴。
近年来,我们军区部队在党中央、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,认真学习贯彻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,紧紧围绕“打得赢”、“不变质”两个历史性课题,着眼维护社会稳定,各项工作稳步推进,全面建设协调发展,战斗力水平明显提高,圆满完成了以军事斗争准备为中心的各项任务。各部队在完成战备训练等中心任务的同时,积极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,先后在基础设施、生态环境、扶贫帮困、助学兴教、抢险救灾等方面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,受到了驻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。
我市是一个驻军比较多的市份,这些年来,全市各级党委、政府坚持把双拥工作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,凡是双拥工作的大事,主要领导亲自过问;凡是双拥工作的重要活动,主要领导亲自参加;凡是军地之间遇到比较棘手的一些问题,主要领导亲自出面协调,对双拥工作实施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。各级抓“市场”不忘“战场”,积极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,着眼部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,不断推出拥军优属的新举措,广泛开展科技拥军、智力拥军、文化拥军活动,使拥军优属工作的主题更加鲜明、内容更加丰富、成效更加明显。全市上下坚持把帮助部队解难题、办实事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,无论是全市统一组织开展的“爱心献功臣”活动,还是河西地区出台的军人“三免”政策,无论是市组织开展的“百台电脑进军营”活动,还是庆阳地区推出的“老本妈妈服务队”,都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深厚感情。尤其令人感动的是,市各级党委、政府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,每年仍然挤出大量资金,帮助支持了部队的建设和改革。在此,我们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部队建设的市各级党委、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,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!